很多消费者拿上证书后就看鉴定结果,其实这结果并不一定就是你所喜欢珍品的实际属性。珠宝鉴定证书从内容上包含珠宝玉石检测机构标识;珠宝玉石判别鉴定的依据和方法;鉴定结果及需说明事项等。从用途上来说,它可以作为珠宝玉石的终身证明,是购买宝石饰品不可缺少的质量证明。请按照以下步骤慢慢了解你手里的鉴定证书吧。
一、查看出具鉴定证书单位的资质,即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这好比你是在请专家看病呢,还是在请一个江湖郎中看病。而一个单位所具备的资质就是该检测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不管这个检测机构的名称是“中国……”,还是“全国……”这都不是最重要的,这仅仅是以公司性质在工商局注册的企业名称。主要看检测机构资质,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证书上出现的代表资质的标志。
1.通过计量认证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允许在其出具的检验报告上加盖CMA标志,并在标志下加印计量认证证书编号;表明该机构已经通过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
2.通过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允许在其出具的检验报告上加盖CAL标志,并在标志下加印审查认可(验收)的证书编号。表明该机构获得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审查认可(验收)的授权证书。
3.表明该机构已经通过了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
国家质检总局第86号令:《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中规定:资质认定是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资质认定的形式包括计量认证(CMA)和审查认可(CAL)。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也是就说,在我国计量认证是检验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
审查认可是指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承担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检验任务和承担其他标准实施监督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以及质量体系进行的审查,也就是说只有获得审查认可(验收)的授权证书的质量检验机构才能承担政府对产品质量抽查的任务。
CNAS认可是由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实施的认可活动,依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是一种自愿行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实验室均可申请认可。CNAS已与亚太地区实验室认可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签订了互认协议(APLAC-MRA)。因此,获得CNAS认可的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可以获得签署互认协议方国家和地区认可机构的承认。通过CNAS认可的实验室更多体现了国际互认的需求,而实验室资质认定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实验室管理的法制要求。
其他的标志则不是代表单位的资质了,而是本单位的徽标。当然还要验证资质的真伪。可以到各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查询。
二、验证鉴定证书与商品是否一一对应
鉴定证书都是一件商品一份证书,好比商品的身份证。那么就要保证“身份证”与本人相符。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查验是否与商品对应。
1.照片 所检测的商品都有影像资料,要核对证书上的照片和实物是否相符。
2.总质量 所检测的商品都要经过称重,而且重量是由电脑自动记录,可以确保真实准确。所以要验证证书上标明的总质量与实物的真实重量是否相同。
3.尺寸、手镯、摆件或不易称量的商品在备注里都有测量尺寸的信息,需核对。
4.其他文字表述 证书备注栏上的对商品的描述需与实物对应。
提防有些商家张冠李戴,将鉴定结果较好的证书,配给了实际品质较差的实物。或节约成本只出一个证书代表一批商品的品质,而我们珠宝玉石都是天然产出的矿物具有各体差异,所以必须一物一证。
三、验证珠宝玉石鉴定证书的真伪
鉴定证书上面都标有查询网站,检测机构定期将所检测的产品信息上传到网站数据库,提供鉴定证书的真伪查询。
四、查看检测结果
镶嵌钻石分级证书:最应关注的是钻石的颜色级别和净度级别,有些证书上还有钻石切工比例。
贵金属饰品纯度检验证书:最重要的当然是贵金属的种类及其含量。
珠宝玉石鉴定证书:鉴定结果最重要。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天然珠宝玉石不再标明“天然”二字,而经过人工处理或是人工 合成的宝石必须明示,如:结论为“红宝石”,说明这颗红宝石为纯天然产出;“红宝石(处理)”注明了具体的处理方法,表明这颗红宝石为天然宝石,但为改善其外观经过了某种方法的人工处理;“合成红宝石”则表示非天然产出红宝石,而是纯人工的实验室合成品了。比如和田玉产品的鉴定结果,可以直接使用和田玉、白玉、青玉等GB/T16552-2010《珠宝玉石 名称》中给出的名称;亦可采用“和田玉(分类名称)”的方法。如:和田玉(白玉),和田玉(青玉)等;
查看备注信息,经过人工处理的产品,需要在备注中说明处理的方法。如果在目前一般鉴定技术条件下不能确定是否经处理时,可以采用下述方式描述,如:“未能确定是否经××处理”或“表面颜色成因未能确定”等。